从《仙境之桥》看中美教育异同
2018-04-26 09:49
作者:admin

寒假期间,陪我弟看了这部作品,算是完成实践作业。现在学校开始注重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除了布置作业,更多的是让孩子寓教于乐,多读书多看电影,开阔思维和视野。
看完《仙境之桥》之后,我感触良多,惊讶于老师竟然布置如此深刻的电影,不知孩子能不能看懂。毕竟弟弟在看时有我在讲解,而其他的孩子呢,他们是否懂了其中的深刻呢?是否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呢?
这部电影受众群很广,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家长,可以是孩子,不管哪一种身份的受众,都能从中有所感悟。我从中美教育异同的角度来分析《仙境之桥》,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你都去看看这部电影。
中美之间相同的是:
1、校园霸凌仍然存在
这几年,在中国校园霸凌新闻时有,不断刷新人们的三观。难道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不少人有类似的疑问。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教育体制,而是因为年龄因为性格。《仙桥之境》中那个长的又高又壮的八年级女孩堵住厕所,其他学生只有交了钱才能去厕所。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被老师关注,他就会不断搞事情,不断放纵自己,以求得老师关注。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爱和被爱。这个问题我有很深刻的感受,我的表弟,因为校园霸凌而退学,他觉得自己被孤立,同学们针对他,而老师并没有正确引导那些学生,反而告诉他要忍让。所以我们不需要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老师和家长需要正确引导,错了就是错了,对于学生校园霸凌这种行为要给以惩罚。
2.孩子的好奇心
作为孩子有足够的好奇心想要探索这个世界。孩童时期我们总在问“为什么”,待我们长大了,开始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开始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工作方式。《仙境之桥》中的莱斯利具有探索精神,带着杰西闯入无人之地,命名为特雷比西亚王国。两人在王国里带领精灵抓怪兽,惩恶扬善。王国里发生的事是想象的场景也好,真实的映射也罢,这告诉我们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终究不同,不能因为成年人的想法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然而不一样的是:
1、美国老师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
影片中,不管学生是喜欢音乐还是喜欢美术,老师不会扼杀学生兴趣,不会因为学业而阻止孩子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美国教育很注重全面发展和独特性,强调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
电影中有个美丽的音乐老师每次上她的课,孩子们都开心的手舞足蹈。每个人拿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乐器,属于自己的乐器,合着拍,和老师合唱一首歌曲。我们的教育观认为兴趣阻挡了孩子学习的角度,学习成绩高于一切。高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几乎没有。如此紧张的学习,总要有释放压力的出口。
2.美国教育将体育运动放在无比重要的位置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我们常说。但真正做到爱惜身体、积极锻炼的又有几个人呢?
作为家长,没有做到引导孩子正确锻炼身体的意识。作为学校,经常将体育课占为自习课或者数学课、英语课等等。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美国,体育课占有极大的比重,体育在人们生活中也占有极大比重。影片开头就是杰西和莱斯利在田径比赛,两人因为比赛结缘,成为好朋友。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更能塑造开朗乐观的性格,还能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促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