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历复习资料:社会研究方法第二章(重点章)
2018-09-10 08:33
作者:baidao321
自考学历复习资料:社会研究方法第二章
自考学历复习资料
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
科目代码:03350
社会研究方法这门科目是自考学历专科行政管理里面必考科目,学生复习可以借鉴以下复习资料:
第二章 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重点章)
1、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分类:
(1)从研究的性质划分: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2)从研究的目的划分: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3)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4)从研究方法划分: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5)从研究的时间尺度划分: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2个主要差别是:
(1)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2)应用研究则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3、理论性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增加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认识。
4、理论性研究既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如建立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评述、批判和综合,澄清理论分歧,对经典理论和学史进行系统分析和介绍等;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
5、通过建立各种理论假设而得出关于某种社会现象的理论解释,然后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概括和抽象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和提供新的理论解释,这类研究称为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
6、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3个不同点:
(1)首先,与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其理论抽象的层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
(2)其次,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此外,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在方法方面上也有所不同。
7、理论性研究的任务不限于建立学科理论,还包括建立指导各种实践活动的理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一个经典例子。
8、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
9、应用性研究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解释性和预测性的。
10、应用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
(1)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单选题)
(2)理论性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发展一般性的社会知识;而应用性研究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3)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多经验性的理论研究本身在社会实践中也有应用的价值,而应用性研究一般也并不排斥理论研究。
11、应用性研究的主要类型包括: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等。
开辟新的领域:政策评估研究、社会指标研究。
12、应用性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
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
13、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单选题)。
14、探索性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5、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16、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对社会现象做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17、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单选题)
18、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简答题)
(1)实地考察;
(2)请教专家;(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研究课题的背景资料,为正式研究奠定基础)
(3)查阅资料。
19、通过探索性研究工作可以获得相应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提出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试验并确定正式研究应采用的方法,以及探讨进行正式研究的可能性。 20、探索性研究主要是一种先导性研究。
21、探索性研究对正式的课题研究在探求因果关系、建立理论假设、探索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探索性研究通常采用的收集资料方法包括:(1)观察法(包括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2)访谈法(主要是无结构式访谈)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的问卷调查,或者一些典型个案的调查。(探索性研究中的调查对象规模通常都比较小)
23、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即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如何发展的,其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24、描述性研究不仅包括应用研究,如民间测验、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犯罪问题和婚姻问题等,而且包括理论研究,如社会阶级状况研究、等等。
25、系统周密的描述是正确认识与解释社会现象的前提,只有在客观真实地描述现状的基础上才能说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
26、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指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达到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27、准确性是指应该对社会现象的状况和基本特征等方面都要做精确的描述和说明,这就要求有一个准确的指标体系。
28、描述的概括性则是指在社会研究中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是能反映出总体及各个组成部分的普遍现象,而不应该只是个别的或片面的现象。
29、描述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
(1)一是描述研究要反映总体状况的一般特征; (2)二是描述研究也要对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的概括。
30、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的差别:
(1)首先,描述性研究在研究的时间地点、研究内容、研究角度、研究对象的选择等方面比探索性研究更明确具体;
(2)其次,描述性研究在方法上与探索性研究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突出地表现在描述性研究所具有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上。
31、描述性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邮寄或结构式访问等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
32、解释性研究就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单选题)
33、解释性研究是在了解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求这一现象的原因和作用机制,解释性研究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首先要对所涉及的社会现象进行描述性研究,即对有关的变量进行测量,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行分析,以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并进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4、在定量研究方法中,解释性研究通常是先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从理论假设出发,设计出调查方案(收集资料的方案),并采用各种调查方法去收集经验资料,最后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验证假设,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
35、解释性研究的方案设计首先要明确提出所需检验的假设,并且其理论假设一般是一种因果模型,它一般包括以下层次的方式:
(1)列出现象的原因或后果。
(2)提出某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或后果)和次要原因(或后果),即对各种因果变量的关联强度提出理论假设。
(3)建立复杂的因果模型。
36、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更加集中,更具有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建立理论模型,通过相关、回归、对数线性模型等高级统计方法来分析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强度,从而达到检验理论模型的目的。
37、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选取多少人来做调查,要依据研究的目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条件来决定。
38、按照调查中选取被调查者的人数及其占总体中的比例,以及选取被调查者和实施调查方法的不同,可以将调查活动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39、普查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可以采写报表的方式(如国家统计部门每年进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普查),或直接登记的方式(如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等)。
40、普查的4个主要特点: (简答题或多选题)
(1)第一,结论确定。 (2)第二,资料精确。 (3)第三,调查项目少。 (4)第四,工作量大。
41、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
42、在社会研究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由于研究目的的要求,往往无法或没有必要对每一个研究对象都进行调查。
43、抽样调查的核心在于抽样。
44、抽样调查的3个特点:(简答题)
(1)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2)其次,由于调查规模有限,因此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并且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
(3)最后,由于采用了科学的抽样方法,研究者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
概括来看,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社会研究各个领域。
45、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这些个体被称为个案)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它的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46、个案调查的5个特点:(曾考简答题)
(1)第一,调查的深入性;
(2)第二,由于调查对象比较少,因此,个案调查一般比较节省人力和经费;
(3)第三,个案调查一般不需要动员众多的调查员,只需要由研究者或少数经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因此调查的质量往往更高;
(4)第四,在个案调查中,由于需要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各种情况,这种调查活动对调查人员的要求很高,一般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来担当调查工作;
(5)第五,由于个案调查的调查对象很少,并且一般都没有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因此不能将调查结果推论到总体。
47、由于一般性的个案调查结论对总体的体表性较差,研究者会选取一些特殊个案,以提高个案调查结果对总体的代表性,此方面主要有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方式。
48、所谓典型个案,是指能够代表总体中某类群体突出特征的个案。 49、典型调查要求调查对象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
50、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重点调查的对象不一定要有代表性,但必须在总体中占有重点的地位或在总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51、定性研究是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并采用分类、比较、归纳、矛盾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对该社会现象的总体有较深入认识的一种研究类型。
5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特点可以从其哲学基础、研究目标、分析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技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看出。
53、定性研究的4个特点:
(1)首先,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性研究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社会与自然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不能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简单地应用到社会研究中;
(2)其次,从研究目标上看,定性研究一般注重在复杂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去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社会现象的某种因果关系;
(3)再次,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定性调查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等方式,有时也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而一般不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
(4)最后,从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定性研究主要采用语义分析和文字描述等分析方法,并有时辅之以图片和实物,不常采用统计分析、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
54、定量研究是运用基于统计原理和概率论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55、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一般通问卷调查、统计文献资料、实验等方式去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的数据资料。
56、定量研究的4个特点:
(1)首先,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量研究是基于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应用到社会研究中。
(2)其次,从研究目标上看,定量研究一般注重将所研究的问题从复杂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中抽象出来加以具体的数量化描述,并分析其因果关系。
(3)再次,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去进行调查,并通过被调查者的语言和行为等外部信息去获得有关的经验资料;
(4)此外,从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定量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并且常常采用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
5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基本特点的比较:(P43页) 优缺点比较 P44页
l 定性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灵活性、特殊性。
l 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式。
l 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是定性研究中主要的资料收集技术。
l 定量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操作化。
l 抽样调查、内容分析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式。
l 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
58、定量方法的3个优点:
(1)首先,它能够快速地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2)其次,定量方法通过运用统计和数学分析而提高了研究的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
(3)最后,定量方法还能大大提高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程度。
59、定性方法虽有其能够深入理解社会现象本质的突出优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定性方法所获得的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中推论到整体;其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加以精确的描述。
60、按照社会研究的时间跨度,可以将其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61、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单选题)
62、大多数的社会研究项目都是横向研究,如民间测验、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等。
63、横向研究是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各种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基本上者是采用横向研究的形式进行。
64、横向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多数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资料的格式比较统一,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且资料来源于同一时间,未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
65、横向研究也有缺陷,如在进行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中,横向研究的资料只能对变迁时间进行间接的推测,而不能直接论证。
66、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1)趋势研究 (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2)同期群研究 (又称“队列研究”,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3)同组研究 (又称“追踪研究”,它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67、纵向研究指的是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综合分析,以描述这种现象的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68、纵向研究的范围很广,如社会史研究、生活史研究、政治制度史研究、家族生命周期研究。它也关注现实问题,如犯罪问题、人口问题、离婚问题等都可以采用纵向研究。
自考学历复习资料
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
科目代码:03350
社会研究方法这门科目是自考学历专科行政管理里面必考科目,学生复习可以借鉴以下复习资料:
第二章 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重点章)
1、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分类:
(1)从研究的性质划分: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2)从研究的目的划分: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3)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4)从研究方法划分: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5)从研究的时间尺度划分: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2个主要差别是:
(1)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2)应用研究则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3、理论性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增加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认识。
4、理论性研究既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如建立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评述、批判和综合,澄清理论分歧,对经典理论和学史进行系统分析和介绍等;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
5、通过建立各种理论假设而得出关于某种社会现象的理论解释,然后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概括和抽象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和提供新的理论解释,这类研究称为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
6、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3个不同点:
(1)首先,与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其理论抽象的层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
(2)其次,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此外,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在方法方面上也有所不同。
7、理论性研究的任务不限于建立学科理论,还包括建立指导各种实践活动的理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一个经典例子。
8、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
9、应用性研究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解释性和预测性的。
10、应用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
(1)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单选题)
(2)理论性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发展一般性的社会知识;而应用性研究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3)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多经验性的理论研究本身在社会实践中也有应用的价值,而应用性研究一般也并不排斥理论研究。
11、应用性研究的主要类型包括: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等。
开辟新的领域:政策评估研究、社会指标研究。
12、应用性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
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
13、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单选题)。
14、探索性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5、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16、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对社会现象做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17、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单选题)
18、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简答题)
(1)实地考察;
(2)请教专家;(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研究课题的背景资料,为正式研究奠定基础)
(3)查阅资料。
19、通过探索性研究工作可以获得相应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提出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试验并确定正式研究应采用的方法,以及探讨进行正式研究的可能性。 20、探索性研究主要是一种先导性研究。
21、探索性研究对正式的课题研究在探求因果关系、建立理论假设、探索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探索性研究通常采用的收集资料方法包括:(1)观察法(包括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2)访谈法(主要是无结构式访谈)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的问卷调查,或者一些典型个案的调查。(探索性研究中的调查对象规模通常都比较小)
23、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即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如何发展的,其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24、描述性研究不仅包括应用研究,如民间测验、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犯罪问题和婚姻问题等,而且包括理论研究,如社会阶级状况研究、等等。
25、系统周密的描述是正确认识与解释社会现象的前提,只有在客观真实地描述现状的基础上才能说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
26、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指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达到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27、准确性是指应该对社会现象的状况和基本特征等方面都要做精确的描述和说明,这就要求有一个准确的指标体系。
28、描述的概括性则是指在社会研究中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是能反映出总体及各个组成部分的普遍现象,而不应该只是个别的或片面的现象。
29、描述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
(1)一是描述研究要反映总体状况的一般特征; (2)二是描述研究也要对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的概括。
30、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的差别:
(1)首先,描述性研究在研究的时间地点、研究内容、研究角度、研究对象的选择等方面比探索性研究更明确具体;
(2)其次,描述性研究在方法上与探索性研究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突出地表现在描述性研究所具有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上。
31、描述性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邮寄或结构式访问等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
32、解释性研究就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单选题)
33、解释性研究是在了解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求这一现象的原因和作用机制,解释性研究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首先要对所涉及的社会现象进行描述性研究,即对有关的变量进行测量,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行分析,以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并进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4、在定量研究方法中,解释性研究通常是先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从理论假设出发,设计出调查方案(收集资料的方案),并采用各种调查方法去收集经验资料,最后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验证假设,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
35、解释性研究的方案设计首先要明确提出所需检验的假设,并且其理论假设一般是一种因果模型,它一般包括以下层次的方式:
(1)列出现象的原因或后果。
(2)提出某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或后果)和次要原因(或后果),即对各种因果变量的关联强度提出理论假设。
(3)建立复杂的因果模型。
36、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更加集中,更具有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建立理论模型,通过相关、回归、对数线性模型等高级统计方法来分析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强度,从而达到检验理论模型的目的。
37、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选取多少人来做调查,要依据研究的目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条件来决定。
38、按照调查中选取被调查者的人数及其占总体中的比例,以及选取被调查者和实施调查方法的不同,可以将调查活动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39、普查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可以采写报表的方式(如国家统计部门每年进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普查),或直接登记的方式(如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等)。
40、普查的4个主要特点: (简答题或多选题)
(1)第一,结论确定。 (2)第二,资料精确。 (3)第三,调查项目少。 (4)第四,工作量大。
41、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
42、在社会研究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由于研究目的的要求,往往无法或没有必要对每一个研究对象都进行调查。
43、抽样调查的核心在于抽样。
44、抽样调查的3个特点:(简答题)
(1)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2)其次,由于调查规模有限,因此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并且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
(3)最后,由于采用了科学的抽样方法,研究者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
概括来看,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社会研究各个领域。
45、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这些个体被称为个案)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它的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46、个案调查的5个特点:(曾考简答题)
(1)第一,调查的深入性;
(2)第二,由于调查对象比较少,因此,个案调查一般比较节省人力和经费;
(3)第三,个案调查一般不需要动员众多的调查员,只需要由研究者或少数经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因此调查的质量往往更高;
(4)第四,在个案调查中,由于需要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各种情况,这种调查活动对调查人员的要求很高,一般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来担当调查工作;
(5)第五,由于个案调查的调查对象很少,并且一般都没有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因此不能将调查结果推论到总体。
47、由于一般性的个案调查结论对总体的体表性较差,研究者会选取一些特殊个案,以提高个案调查结果对总体的代表性,此方面主要有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方式。
48、所谓典型个案,是指能够代表总体中某类群体突出特征的个案。 49、典型调查要求调查对象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
50、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重点调查的对象不一定要有代表性,但必须在总体中占有重点的地位或在总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51、定性研究是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并采用分类、比较、归纳、矛盾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对该社会现象的总体有较深入认识的一种研究类型。
5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特点可以从其哲学基础、研究目标、分析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技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看出。
53、定性研究的4个特点:
(1)首先,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性研究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社会与自然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不能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简单地应用到社会研究中;
(2)其次,从研究目标上看,定性研究一般注重在复杂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去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社会现象的某种因果关系;
(3)再次,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定性调查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等方式,有时也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而一般不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
(4)最后,从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定性研究主要采用语义分析和文字描述等分析方法,并有时辅之以图片和实物,不常采用统计分析、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
54、定量研究是运用基于统计原理和概率论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55、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一般通问卷调查、统计文献资料、实验等方式去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的数据资料。
56、定量研究的4个特点:
(1)首先,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量研究是基于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应用到社会研究中。
(2)其次,从研究目标上看,定量研究一般注重将所研究的问题从复杂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中抽象出来加以具体的数量化描述,并分析其因果关系。
(3)再次,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去进行调查,并通过被调查者的语言和行为等外部信息去获得有关的经验资料;
(4)此外,从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定量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并且常常采用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
5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基本特点的比较:(P43页) 优缺点比较 P44页
l 定性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灵活性、特殊性。
l 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式。
l 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是定性研究中主要的资料收集技术。
l 定量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操作化。
l 抽样调查、内容分析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式。
l 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
58、定量方法的3个优点:
(1)首先,它能够快速地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2)其次,定量方法通过运用统计和数学分析而提高了研究的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
(3)最后,定量方法还能大大提高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程度。
59、定性方法虽有其能够深入理解社会现象本质的突出优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定性方法所获得的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中推论到整体;其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加以精确的描述。
60、按照社会研究的时间跨度,可以将其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61、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单选题)
62、大多数的社会研究项目都是横向研究,如民间测验、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等。
63、横向研究是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各种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基本上者是采用横向研究的形式进行。
64、横向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多数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资料的格式比较统一,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且资料来源于同一时间,未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
65、横向研究也有缺陷,如在进行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中,横向研究的资料只能对变迁时间进行间接的推测,而不能直接论证。
66、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1)趋势研究 (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2)同期群研究 (又称“队列研究”,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3)同组研究 (又称“追踪研究”,它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67、纵向研究指的是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综合分析,以描述这种现象的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68、纵向研究的范围很广,如社会史研究、生活史研究、政治制度史研究、家族生命周期研究。它也关注现实问题,如犯罪问题、人口问题、离婚问题等都可以采用纵向研究。